当前位置:朱砂泪>历史军事>汉家功业> 第474章 醒悟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474章 醒悟(2 / 3)

小的乱象吗?

在先帝时司空见惯,无人理会的小事,在当朝就是大罪!

在曹操去廷尉府之前,曹嵩还是很有自信的,但这会儿,却只能听天由命。

孙权还是很担心,没敢再说出口。

好在,曹操等人早就得到消息,已经逃了出去。

曹洪一脸怒气填胸发作不得模样,瞪着眼再三,还是退了下去。

曹操这才转头看向他,道:“文和在忙什么?”

曹洪冷哼一声,道:“不知道,神神秘秘的,早出晚归。”

曹操顿了顿,道:“许褚,曹仁,夏侯惇,乐进……吕布呢?”

曹洪一怔,有些不明所以的道:“许褚在谯县,曹仁在并州,夏侯惇、乐进在山阳郡,那吕布,听说在刘岱帐下,颇得重用,这厮实是阴险小人,两面三刀,该死!”

曹操没有理会,沉吟一阵,道:“告诉所有人,没有我的命令不得乱动。”

曹洪还是不甘就这样等死,曹操又不肯做事,只能忿忿一声道:“遵命!”

曹嵩将一切看在眼底,等曹洪走了,这才神情凝肃,低声问道:“我问你,你真对那位陛下如此忠心?”

到了这种关头,曹操依旧不肯做些什么,甚至于不肯走,这让曹嵩有些怀疑了。

曹操面容不动,道:“陛下待我恩重如山,只要陛下不弃,我便誓死相随,绝无二志!”

曹嵩目光深深的注视着这个儿子,见他自无言辞,也无变色,嘴唇动了动,还是默默拿起茶杯喝了口茶,不语。

尚书台。

天色渐黑,孔融等人在皇甫坚寿,陈宫,陈琳等人不断劝说之下,终于还是走了。

孔融出宫,可难题还在。

丞相荀彧的值房内。

荀彧,钟繇,荀攸坐在最前,两边依次是王朗、皇甫坚寿、陈宫,陈琳,许攸以及田丰。

不大的值房里,安静无声,几乎所有人都低着头,作沉思状。

曹操以及曹氏两案发生了重大变数,将他们的计划全数打乱,不得不寻求重新应对。

但他们的首要目标,是将曹操摘出来,现在还怎么摘?

可曹操关乎朝廷‘新政’大局,不能这么轻易放弃。

一面是朝廷的国政大事,一面是汹涌澎湃的民意。

尚书台以及大汉朝廷,如同被在了火山口,危险不说还备受煎熬。

“都说说吧。”荀彧一眼扫过众人的表情,出声道。

许攸摸着三角胡,笑呵呵的道:“事情也没有丞相想的那么难,只要朝廷公布了对曹操以及曹氏的惩治,相信洛阳城会很快平静下来。”

“只怕是不够。”

陈琳神色忧虑,道:“民愤如水似火,不能剿灭,便会冲天而起。如果一而再的激怒,恐会难以收拾。”

“那就再将曹嵩、曹操父子收监,等事情平息,再放出来便是。”许攸满不在乎的说道。

他确实不在乎,这些大人物关心这个操心那个,他许攸不是,他只想做他在意,加上那位贵人交代的事情,其他的,天塌下来他都懒得多看一眼。

荀攸对他不屑一顾,目光看了又看在座的众人,落在皇甫坚寿身上,道:“皇甫尚书,你怎么看?”

许攸对荀攸的无视顿感不满,心里冷哼了一声。

皇甫坚寿思索一阵,道:“丞相,二位仆射,将曹司马与曹公收监,并不妥当,下官认为,当严惩曹氏违律之人,对于曹司马以及曹公,只字不提。”

王朗直接否决,道:“这么做与之前也无甚区别,根本平息不了众怒。我的看法是,杀一些,比如曹嵩曹操父子身边的人。”

在座的不少人悄悄转头,相互对视,暗自点头。

这倒是一个办法,杀一些人,想必民怨就能得到暂时的宣泄,久而久之,也就消弭于无形了。

“办法未必可行。”少言寡语的陈宫开了口,道:“不少有心人正在等着朝廷出招。”

这一句,令荀彧,钟繇,荀攸以及王朗等人齐齐皱眉、动容。

他们倒不是想起了陈宫,而是近来洛阳城确实有些不太寻常,最近的民怨骤起,像是有人在刻意挑动。

荀彧沉吟片刻,抬头道:“今天,诸位都累了,容本相再想一想,今天就到这里吧,明天一早再议。”

众人见荀彧这么说,又相互看了看,齐齐抬手道:“下官告退。”

除去钟繇,荀攸外,其他人依次而出,每走出几步,窃窃私语声响起,绵延不绝。

等人走了,钟繇才转向荀彧,道:“你有办法了?”

现在支走那些人,明天还要重新开,明显没有必要之举。

荀攸也若有所思的看着荀彧。

荀彧有些疲惫的摇了摇头,道:“是我突然想到,这件事,或许不在我们。”

钟繇看着他,心中猛的一动,低声道:“你是说,要去请示陛下?”

荀攸立即道:“陛下的銮驾还没有到京,现在请示陛下,是否不妥?”

荀彧看着两人,似有些无奈的道:“事关曹操,曹嵩,岂是我们可以做主的?事情到了这个地步,是我们该进宫了。”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